《晓说》制作人李黎:高晓松转会心情很复杂

  在爱奇艺高调发布高晓松转会后新作《晓松奇谈》时,一手通过《晓说》把高晓松捧红的优酷也没有闲着,邀请到袁腾飞、梁冬、宋鸿兵、罗振宇推出全新四档脱口秀节目,为《说系列》继续造势。

  活动现场我们遇到了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李黎,她曾是标准的传统媒体人,曾在派格太合、光线传媒工作,担任过光线传媒电视剧部总经理。作为新媒体的制作人,她最大的骄傲是《晓说》的成功。

  可是高晓松投向竞争对手的怀抱。

  说到这时李黎神情流露出惋惜:“我把以《晓说》为首的几个内容都当做我的孩子,倾注了所有情怀和梦想。可是互联网是一个体验的平台,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。作为一个小女人我心情很复杂。”

  李黎一直有脱口秀情节,她所在的派格太合曾制作中国第一档脱口秀节目《东方夜谭》,在当时东方卫视收视很高。2011年8月李黎加入优酷的时候,就想做一档互联网脱口秀节目。

  那个时候的高晓松刚从监狱里出来,大部分媒体不是很待见,那个时候他被公众认知的身份仅仅是音乐人。优酷土豆首席内容官朱向阳经常和高晓松有饭局,他发现高晓松特别能抓住现场,让所有人听他滔滔不绝讲见闻。

  很快朱向阳在饭桌上搞定高晓松,把他推荐给李黎。敲定了节目和人选,李黎发愁的是品牌名称,高晓松自己取的名字是《闲的蛋疼》,这个太不像优酷的风格了。李黎在一次饭局上请韩寒帮忙起名,最后圈定了《晓说》。

  其实李黎建立《晓说》这个品牌有两层解读,当时只说完了一层,另外一层没有说出来:

  “《晓说》想告诉大家,现在互联网基因是吐槽,高晓松不是诺贝尔奖获奖者不是科学家,但他在很多的领域上有很多独特的精彩想法,其实有很多像高晓松这样的人,高手在民间,我们想把这样的普通IP运营成为知名IP。”

  所以,《晓说》的“晓”字除了是拂晓的“晓”,还包含着一个大小的“小”,未来《晓说》是一个平台,给每一个人有独特的哪怕是很小的表达的机会。“只不过因为《晓说》是瞬间就火了,我本来就是运营说系列。”李黎说。

  她这番话其实是回答高晓松走了,《晓说》将如何继续运营:保留品牌,以平台形式吸引更多民间优秀高手加入。

  其实《晓说》是一个慢热的品牌,当《晓说》刚刚把内容做到台网联动输出电视台时,广告客户才慢慢有一点认知,但是这种认知度跟当时《晓说》品牌并不匹配,真正获得投入是一年以后有大国际品牌广告主开始。

  优酷在《晓说》上刚刚开始探索新商业模式会员,但现在还在探索阶段,如何把这个商业模式做成大规模的收入,还需要一段时间。其实这也是整个优酷说系列新模式的探索:粉丝经济以及会员模式,这点《逻辑思维》已经运营出范本,也将是优酷在脱口秀商业化方面最重要的考虑。

  虽然爱奇艺挖走高晓松花费巨资,但也确实能享受到《晓说》品牌滞后的广告红利。李黎也不否认这一点,“高晓松带走的只是一部分,那不是我的梦想,《晓说》品牌还在,我会不遗余力把这个平台做好。”

  对于转会,高晓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一段描述:

  “互联网界跳槽太正常了。我这两年老去优酷,一看旁边楼就是爱奇艺,搜狐也不远,我问你们怎么都在一块办公?他们说方面跳槽嘛。这个行业好,连CEO都跳槽。包括娱乐业,也不像20年前似的,说晓松怎么回事,我们把你捧红了你还有二心?过去是纯江湖,现在是商业社会,而且我跟着几家都说的明白,大家还是朋友,山高水长。”

  “高晓松转会这个事情我心情很复杂,这个不仅仅是朋友和朋友的关系,我倾注了太多情怀和梦想。”在李黎看来,优酷是一个孵化器,从7年前就开始做这件事情,无论旭日阳刚、西单女孩、老男孩还是高晓松,起到的都是平台作用。

  下一个《晓说》如何筛选?李黎的首先要求是正能量,其次是符合用户的喜好,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,而且是跨界综合型。

  从做《晓说》到《我是传奇》再到《侣行》,李黎的追求从原来和电视台拼制作水准提升为“创新”,她更愿意通过双向的互联网数据,由用户决定内容。比如最开始是她决定《晓说》是什么样子,但是到《侣行》已经改为用户决定旅行地点,用户已经深度参与内容。

  “这个是电视台是很难做到的,因为他的媒体属性要做到时时参与或者创造内容,是有一定门槛的,这个反而是互联网应该做的东西,它的特质和产生的内容跟电视台产生的内容看似相同,但是又有不同。相互可以融合,相互可以互补,相互可以拆分,这是魅力所在。”李黎说。

[编辑:一一]
分享到:
  • 上一张下一张

综合推荐